Sunday, March 1, 2015

牛屎佬, 都係全部燒死算啦

新界的牛屎佬, 和二世祖一樣, 是要當街淋電油燒死的.

百多年前殖民地政府安撫原居民的法例早已過時. 人人生而平等, 生為新界男丁, 有幸獲地興建丁屋, 理應心懷感激, 而不是用「黑社會也是人」和「如果覺得擠逼變回家煮麵」等理由去反對抗爭者. 以極保守的六千元一呎計算, 一間二千一百呎的在未扣除建築和裝修成本的價錢, 是一千二百六十萬.

天呀! 現在香港多少青年人慘遭房屋問題困擾, 剛修改的按揭令不少人對置業感到絕望, 不是人人也有父母資助, 可以拿三四百萬現金作為首期, 買一間六七百萬的上車盤. 你們這些垃圾二世祖, 因為你們可以出售丁權和農地, 於是能天天坐在村公所賭錢叫雞, 平時開跑車出入, 豈能明白青年人的憤怒?

香港平民現在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 百物騰貴, 走在街上, 碰口碰面盡是大陸人. 在鄰近中國邊境的區域更成為走私黑點, 嚴重影響居民生活. 熱血公民和其他市民只是為當區居民挺身而出, 協助他們驅趕走私犯, 你們竟然叫他們包容, 並與警察和黑社會合作, 要對行動者「十倍奉還」, 這是甚麼的邏輯? 自己吃到肚滿腸肥, 但不讓其他人過一點有尊嚴的生活, 我們不群起把你們消滅, 還能對得住受害的市民嗎?

但願今天會流血收場, 成為國際笑話.

Tuesday, October 14, 2014

吞金自盡落地獄 - 引子

點解成日要叫香港二世祖去死? 好簡單姐, 發窮惡!
有錢唔係問題, 態度先係問題. 成班友成日串串貢目中無人, 以為自己係香港皇帝. 但坦白講, 你係劉鳴偉, 霍啓剛, 李澤楷果類有錢有權富二代咩? 唔係就唔該收皮啦.
我係加拿大玩車多年, 有乜土豪未見過? 你班廢柴識少少就也文也武, 未俾人恥笑過咩?
寫住咁多先, 肚餓要出去食台灣野, weekend繼續 ‪#‎吞金自盡落地獄‬ ‪#‎二世祖仆街冚家鏟‬

識搞, 一定要搞二世祖

房祖名北京隊草隊出禍, 俾公安塔番差館, 老豆係成龍都冇面俾, 睇個勢坐番十碌八碌就梗係啦.
香港十年前已經話要係新界北區搞強制學生驗毒, 社會各界強烈反對. 我當時已經話如果要搵學生吸毒藏毒, 要搞就首先搞國際學校. 唔知係唔係太多權貴子弟讀怕得罪太多人, 我好出奇當年竟然冇人提出過.
香港好多二世祖鍾意係獨立屋入面聚賭, 煙酒drink and drive梗少不了啦. 有d仲白痴, 將自己飛車video上facebook. 我肯肯定如果有更加多熱心市民可以提供線索, 俾班二世祖少少顏色, 場戲應該會好好睇.

Thursday, October 9, 2014

細路, 你阻住阿叔搵食呀!

香港雨傘革命今天已經是第十二天, 雖然在左膠, 學聯和學民思潮的"英明領導"和泛民政客抽水下相當失敗, 現在更被林鄭玩殘, 可謂一塌糊塗, 慘不忍睹, 買定機票番加拿大算啦.

左膠和雙學結合政棍們明明自己無能, 無策略, 無規劃, 無遠見, 卻在不同的佔領區排斥熱血公民和黃毓民等人, 說他們是在做秀但甚麼都幫不了忙, 只懂拖"大會"後腿. 這筆賬今天暫且不談, 日後才跟你們算賬.

拖了差不多兩個星期, 不見得民生大受影響, 恆指更在今天(9/10)升了271點. 雖然某些零售行業, 如化妝品受到影響, 但是卻不能證明是不是受到雨傘效應波及. 中國本身經濟數據也不是很好, 九流學棍不要屈得就屈, 妖言惑眾煽動只懂看本地垃圾媒體的港豬. 況且你們這些靠自由行黑錢生存的奸商, 把旺區租金搶得比天更高, 很多小商鋪也要倒閉讓路. 還是用本土派大師陳雲的一句, 幫自己的屍體化妝, 及早落地獄吧.

上星期日有一群的士司機慢駛遊行, 抗議封路影響生計. 今天小巴工會發動慢駛, 貨運聯盟又發出"最後通牒", 要求示威者在十月十五號撤離路面, 否則會用夾斗車清除障礙物, 我除了用恐嚇一詞之外, 真是想不到用甚麼形容詞形容這群廢物的行經.

你們這群中老年人基層垃圾, 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 機會處處時自己不努力. 八九十年代的移民潮又錯過了上位好時機, 五六十歲還要頻頻撲撲, 大熱天時大汗疊細汗, 過著狗般的生活. 現在百物騰貴, 你們的人工十幾年來也徘徊在二萬樓下, 我也不明白為甚麼你們還不去自殺.

說甚麼示威影響你們搵食, 坦白講, 以閣下的年紀和學識, 有工你開已經偷笑. 以時薪$70, 每天工作10小時, 你們在這十二天只損失了$8400. 我已經不把公眾假期和每週例行休息一天算進裏面了, 否則只是區區$6300. 難道你不會寧願犧牲這些金錢, 去換取其他人會享有的公平嗎? 你們這些人活了這麼久, 難道沒有儲蓄可用嗎? 為甚麼要用暴力去恐嚇手無寸鐵的青年人?

鬼叫你地細時唔讀書, 大個咪要做運輸囉! 你們窮是你們自己咎由自取, 不要抱怨為你們謀求民主, 爭取更好生活的學生!

如果你們有子女, 應該深明白今天的香港除了特權階級和富二代之外, 青年生活艱苦, 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 九十年代工廠北移, 香港轉為知識型經濟, 出賣勞力已經不可能換取像人的生活. 在你們眼中的"後生仔要吃苦捱下, 總會有出頭天"已經不存在. 女的尚且可以嫁人, 男的可以怎樣? 難道要走後生零售狗, 中年物流狗, 老年保安狗這條萬劫不復的道路? 你們也不想自己的子女人到中年也要像狗般生活吧?

不要忘記是誰弄得你們一把年記還不能退休想清福, 你的敵人是共產黨, 是689, 不是犧牲自己前途, 為普選劃花自己個底的學生!

Reference: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4/10/08/hongkong-sasa-results-idUSL3N0S321U20141008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200358900722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41005/5298131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41009/52997986

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10-09-2014/19164

http://www2.jobs.gov.hk/1/0/webform/jobseeker/jobsearch/quickview.aspx?ResetTimeStamp=true&SearchFor=jobtype&id=11

http://www1.jobs.gov.hk/1/0/webform/jobseeker/jobsearch/quickview.aspx?SearchFor=jobtype&ID=11&SortBy=&from=&start=100

Wednesday, November 27, 2013

早知今日, 何必中出?

雙非學童爭奪北區幼稚園學額, 付鈔上名校面試補習班, 不足三歲已經要強逼學西班牙語這類日常生活沒有機會使用的外語這種荒謬事情, 應該只會在香港發生.

不知道香港男人是不是看得日本AV太多, 對中出有無限遐想. 又或者是像周星馳百變星君一語成讖, 只係享受製造過程, 其實有沒有想過為甚麼要生小孩子?

今天的香港百物騰貴, 是非黑白顛倒, 空氣質素差, 食物安全備受質疑. 不要說在港島和九龍, 在新界要購買一個可以供三人家庭的單位往往要五六百萬以上, 非一般打工階層所能負擔. 坦白講, 如果不是超級富豪有特別供應的入口食品, 不需跟其他家長爭奪幼稚園報名表格, 在今天的香港要小朋友是害死了他們, 要他們從小面對這種扭曲的環境與價值觀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主流傳媒常常灌輸"贏在起跑線上“的觀念, 逼得家長發瘋. 以往到郊外寫生, 遠足的戶外課外活動早已經給補習班和樂器班所取替. 由於地少擠迫, 香港的學校是不容許學生在操場奔跑的. 有一些千禧年校舍的設計甚至連操場也沒有, 唯一的空間是天台的籃球場, 這樣的校舍環境怎能給小孩有健康的環境成長發育呢?

香港工時普遍比西方國家長, 每週工作六十小時是等閒事. 由於要應付昂貴的家庭開支, 很多時候父母也要工作, 照顧小孩的責任便落在外傭身上. 其實父母有沒有想過, 如果連基本陪伴小孩的責任和時間也抽不出, 那麼為甚麼要組織家庭?

生了小孩才發現生活逼人, 補習費, 購買樂器, 假期遊學每一樣都是錢. 大厦維修又要花幾十萬, 進修課程的賬單付了沒有? 現在還有北面來的小土匪, 小貪官和小土豪由爭奪幼稚園報名表, 到催谷進老牌中學名校, 到大學畢業招實習訓練生跟你的小孩爭位. 香港地方和機會有限, 你認為你的孩子能受這些苦嗎? 不要在抱怨蝗蟲偷走了你的學位了, 你打算在這鬼地方生育是你的愚蠢的決定, 與人無尤. 早知今日, 何必中出?

Thursday, October 17, 2013

[多倫多] 罕有全stock EM1

EM1唔使介紹, 住係北美唐人好多都曾經擁有. 就算你冇, 你身邊點都有一兩個會玩過換過engine. EK堂快鈦加路面咁係而家既車冇可能俾到你. Fiesta ST都有些少似, 不過太多sound deadening同距離擋風玻璃太遠, 失去過種go kart感覺.

155k, 全stock, 連headunit都冇換, $4500抵玩. 萬一落場推爆engine落Midwest抬B18C加LSD波箱, 換埋副腦同clutch都唔貴.







Original link: http://ontario.kijiji.ca/c-cars-vehicles-cars-trucks-2000-Honda-Civic-SiR-Etest-Safety-W0QQAdIdZ532972316

EK代步一流, 細缸全highway可以行到520. 15寸鈴換雪胎又平, 不過而家好多牌子唔再出195/55/15. 除非downgrade 195/50/15, 否則都好難買到唔係四季胎.

最危險既timing belt同water pump已經換左, 冇乜好正. 換套Koni Shocks會好灣少少. 強烈唔建議 裝40mm offset以下既鈴low低EK, 除非roll前後fender. 我以前rub爛過套205/50/15 RA1, 超級肉痛!

保險方面預左會超貴, 你唔會信一部爛鬼SiR會鬼過M3, S2000, STI同EVO. 仲冇偷車保, 要泊街請三思. 話晒佢曾經係加拿大most stolen car of the country!

Wednesday, October 16, 2013

[多倫多] 低咪E46 M3

亂開Ontario Kijiji, 見到06 M3, 梗狗衝click入去睇啦. 低咪三皮三, 個樣叫做企企理理, 算幾貴. 美國Enthusiast Auto差唔多package/condition/mileage都係high 20s左右. 但係clean E46 M3買少見少, 尤其是生鏽生到嘔血既加拿大, 見到正野就入定先啦.






Original link: http://ontario.kijiji.ca/c-cars-vehicles-cars-trucks-2006-BMW-M3-Black-interior-M3-Coupe-W0QQAdIdZ531526845

相信E46 M3係唔少80後high school時代既dream car, 我都唔例外. 不過睇就型, 養落就知死! E36同E90都冇咁麻煩.

06車行左六萬唔到, on average一年行得八千六. 套頭胎應該未使換住. 不過咁低咪vanos可能會stick, 普通車房應該唔會diagnose到. 之前朋友買過03 32k, 換過seal又死, 成個vanos換過都係死. 車房最後叫佢Italian tune up算, 即係落場踩順副偈! 最好換左套19佢, 我買過19寸LM60行冬天, 想死! 仲貴過我套PSS...

 點解E46 M3, 或者話S54B32咁麻煩? 同歐版S50一樣要valve adjustment. 每40000km要做一次, 你可以skip既, 不過爆engine貴客自理. S54B32有ticking係正常, 不過太嘈等於Vanos有問題, 預幾千整啦. 以前睇過有d高咪會idle自己rev到2000, 嚇死人.

Turner Motorsport有DIY shim kit可以DIY, 不過好麻煩. 街外其他車房又唔會識整, 因為太專門, 所以最安全都係番dealer做adjustment, 順便做埋Inspection 2, 咁就冇左差唔多二千, 唔好話唔甘.

同E36一樣, 一定要check subframe. 由於馬力大, check埋tire wear同camber, 因為RTAB同其他suspension bushing成日玩完. 前control arm 90000km度好換, 順便睇埋冷氣喉, power steering hose同exhaust hanger. 高咪就最好換cooling system, clutch同所有窗膠邊, 如果唔係落雨會入水. 最好check埋逼力, M3出名食brake皮快. 唔好換ZCP/CSL, 因為換parts就知死. 落場stock + 狼皮夠收架啦. 千祈唔好買SMG, 你一定會後悔! 燒個fuse波都入唔到, flat bed拖車都上唔到呀大鑊.

一句講晒, 冇閒錢, 玩E36 M3算. Budget鬆動少少, 玩E92啦! 成日見到架車訓係大偈度冇得用好火架!

Friday, October 11, 2013

[多倫多] Techno Violet E46

原本打算post Techno Violet E36 M3, 不過揾唔番個廣告, 但係揾到呢架!






 


Original link: http://ontario.kijiji.ca/c-cars-vehicles-cars-trucks-2003-BMW-3-Series-Coupe-W0QQAdIdZ510319777

七千五有寶馬最正既顏色之一, 你想點? 原裝 all weather floormats, sport package. 但係有少少奇怪, 桃木 = 有premium package, 但係點解冇heated seats?

240k, 要大執啦. 波箱應該就爆, 尾牙都係. End link, control arm, engine mount, cooling system, wheel bearing 同 power steering line都應該要換. 避震同逼力唔使講, 自己換左佢啦. Subframe一定要check, 順便要換晒窗膠邊, coupe好容易入水.

強烈唔建議E46買自動波, GM同ZF波箱一樣咁弱, 180k度就開始打柴.

以前多倫多有TVM330ci, 唔係Techno Violet, 係Tourmaline Violet Metallic, 02年係個香港人一手Autohaus出, 唔知仲有冇人記得呢? 架車仲係我屋企附近行緊. 第一手唐人玩完之後放左俾Richmond Hill Fine Cars,  賣左俾個韓國仔讀U of T, 換左AX** 牌. 早兩三年放番俾Ricky, 鬼婆買左, 而家成日係Willowdale一帶出沒, 自己去朝聖啦!

想回味當年TVM330ci有幾型, 自己click link:

http://www.maxbimmer.com/forums/showthread.php?t=62722

http://forum.e46fanatics.com/showthread.php?t=210742

個香港人去左邊? 換左架白色布籠SMG M3, 後尾賤價放左俾人, 搬做去香港結婚生仔做悶人!

Thursday, October 10, 2013

你有勇氣hard reset嗎?

今天早上跟多倫多朋友catch up, 談到他去conference遇到我以前在工作和買賣上認識的一些人.

朋友在某汽車廠的市場研究部工作, 是我以前的同事, 因為我們常常交換料用. 他談到另一個牌子的員工很多時也是lifers, 即是差不多整個事業也為那個車廠貢獻.

說悶嗎? 我看也不是. 他們是一對夫婦, 畢業之後做過幾份跟汽車業相關的工作, 輾轉都進入同一間公司, 然後結婚生孩子, 過著安定的生活. 不需要甚麼搶奶粉, 搞奢華百日宴會, 排學校, 上興趣班等怪獸家長生活. 兩口字的Facebook盡都是跟小朋友到海灘草地遊玩的照片, 藍天白雲, 看到也替他們高興.

北美汽車業不乏敬業樂業的人,在停車場走一圈便知道. BBS, Work, Volk Racing當然是常客, 改彈弓換搞牙差不多是指定動作. 還有近年流行的車身黏膜和把原裝鈴噴成其他顏色, 如果在香港出現, 警察肯定要拖去小欖驗車.

由此可見, 北美的人工足以讓你過安定的生活. 儘管稅率偏高, 供完樓, 給家用, 給孩子買玩具, 還有餘錢可以改車.

朋友談到另一個他遇到的人是歐洲新進牌子的市場部初級分析員. 他數年前從市內某大學畢業後, 做了數年freelance工作, 之後在某中小企做IT Support. 加拿大IT人人工高, 生活當然不成問題. 由於實在太喜歡汽車, 又沒有門路入行. 他重新到社區學院由Diploma讀起, 在學校積極參與學生活動, 成為學生會會長. 由於在新進牌子實習時表現出色, 畢業後立即僱用了他擔任分析工作.

朋友跟他聊天的時候也問他為甚麼不繼續做infrastrcuture support, 人工一定比現在高, 工作時間不長而且穩定. 他回答: 汽車是我的唯一興趣, 你看我開Pulsar GTI-R和LS7 FC落場便知道了. 講俗少少,我鍾意,你吹咩?

朋友無言以對, 他說忽然想起我以前和他在多倫多飯聚時投訴行內很多人不是發燒友, 常常不知道怎樣令他們設計會令大眾喜歡而且樂意購買的產品. 結果生產出來的東西乏人問津, 賣不出去. 我們都是很實際的人,不喜歡的話不如redefine一下自己想點,然後用一切可行的方法去achieve.

北美州的好處就是透過community college的職業導向課程讓人可以成功轉行, 這些課程大多跟大企業關係良好, 畢業生不愁出路和實習機會. 跟香港的情形很不同, 由於沒有產業單一化, hard-reset事業很多時候是找到的是出路, 不是跑進另一個死胡同.

在不滿現狀的同時, 你有嘗試過踏出一步尋找方法解決嗎? 還是繼續抱怨, 消極抵抗? 有時候, 放開一切hard reset也不失為一個出口.

PS: 朋友出年結婚,我可能上台講呢篇野算。

新香港人 (續)

有關人民日報昨天「新香港人」的評論,看到的時侯還以為編寫的女記者貌似湯唯般省鏡。
勤打拼落地生根  佔資源也增能量
香港發展需要「新香港人」(記者觀察)

李煒娜
涉及資源方面的消息,讓香港人心裡很煩,例如內地人到港搶購奶粉導致斷貨﹔內地富豪到港買豪宅炒高樓價﹔內地孕婦赴港生子以致本地媽媽沒有床位……最近, 香港在討論長遠房屋策略時,還出現了一種聲音——政府應減少內地新來港人士的數目,以確保社會資源足以應付房屋用地的需求。
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日前在出席「2013年新港人愛心家庭選舉」頒獎活動上回應說,內地新來港定居人士是香港大家庭成員的一分子,為香港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新香港人在變
內地居民赴港定居,成為新香港人。開埠百年,香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全球矚目的「東方明珠」,大量的人口及人才來自外來移民。現今香港的永久居民中,大部 分都是過去數十年由內地移居香港的人士及其後裔。「歷史上,香港社會對移民一直持歡迎態度。」香港工商專聯會會長楊志強指出,香港是移民社會,可以說,不 同時期不斷進入香港的這些「新香港人」,正是推動香港發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內地居民到香港定居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赴港讀書和工作,以及按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和優秀人才入境計劃赴港定居﹔第二種則是港人的內地配偶、子女或長者,可持《前往港澳通行証》(俗稱單程証)到港居住,單程証每日有150個配額。
香港回歸以來,背靠內地的優勢日益顯現,新港人與香港社會各階層的交流融合愈發深入。然而,有關內地新移民的爭論卻沒有停息。
內地新移民的構成其實已發生了變化。如林鄭月娥所言,新來港人士的學歷在過去10年整體有所上升,有14%是大專或以上學歷,他們大部分是自食其力,不依 賴社會援助。他們中的佼佼者在香港落地生根,成為融入香港社會的新精英。可是,在香港社會,卻又悄然出現了一種看法——在他們看來,內地人的確不再是受人 嘲笑的「阿燦」(土氣寒酸),但卻成了讓人心生恐懼的「蝗蟲」。
香港人怕什麼?
在看待新移民的問題上,香港人究竟在擔心什麼?
有香港媒體採訪了一些香港市民,他們認為新移民侵佔了港人的社會資源,包括房屋、社會福利、教育、醫療以及工作機會等。對此,有香港媒體發表評論稱,這一 小部分人的看法,與潛意識裡殘留下來的對早期新移民的不好印象有關。比方說,早期來港的內地新移民中,「內地新娘」是一個很大比例的群體。受到教育程度及 當時政策的限制,她們中不少沒有工作,要靠綜援生活,處處顯得與香港精神相悖離。因此,早期的新移民形象往往與社會包袱、資源侵佔者等聯繫起來。
如今,越來越多的內地精英來到香港書寫人生傳奇,他們為何依然是爭議所在呢?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周保松看來,這與港人身份的焦慮感不無關系。香港地位悄然 變遷: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被上海追趕,一個自嘲的新名詞「港燦」開始在香港年輕人之間流傳……「但是,無論如何,全面與內地切割的主張在香港是幾乎沒有市場 的偏執言論。在討論內地新移民可能會搶佔資源的同時,如何留住自由行內地游客、如何到內地尋找發展機會,同時也成為了近期香港熱議的話題。」
正確看待差異
差異的存在,也是出現新香港人爭議的客觀因素。但認識和化解差異需要時間和智慧。比如之前發生的「吃麵事件」。香港明文規定地鐵內不能吃東西,內地遊客不知情,外來的小妹妹在地鐵上吃麵,導致吃麵與看吃麵的惡言升級,最後升級為兩地的網絡對罵。
早在2007年,時任香港特首的曾蔭權曾在施政報告中呼吁港人要做一個「新香港人」,擺脫「小島」心態,站在整個國家發展的角度看問題。
香港新移民究竟有沒有對香港社會造成那麼大的衝擊?換個心態,也許就會看到不一樣的結果。林鄭月娥就指出,少數人認為,因為香港房屋用地不足,所以就提出 減少內地來港人數。可事實上,近年香港的出生率偏低,內地新移民也是香港人口增長的重要來源,為補充香港的勞動力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融入香港社會的過程中,內地新移民也需要克服一系列的難題,包括語言、生活習慣、社交文化等細節問題。每年的「新港人愛心家庭選舉」活動,都有動人故 事。今年獲獎的有:來自草根階層、身兼兩職同時又照顧患病丈夫,但仍然與兩個女兒參與義工服務的媽媽;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患病單親爸爸……「我們應正面考慮 如何協助新來港人士盡展所長,促進香港社會及經濟發展,而非將港人的家屬拒之門外。」林鄭月娥如是說。
 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2013/1009/c40606-23131370.html

講到要用新香港人推動經濟發展,又引用數據指相當數量的新移民具大專學歷。但是有沒有想到香港的僱主會承認他們在中國的經驗嗎?不要說 hard skills,soft skills如和本他人溝通也很難吧,香港未至於主流是說國語的。

我曾在加拿大生活和工作多年。招聘時一般要求有加拿大本地相關工作經驗,新移民大多英語程度有限,大多進不了本行。前婦科聖手,大學教授要開計程車的例子比比皆是。專業人士如果要重操故業也要通過一系列的專業試,我認識一位從台灣移民到加拿大的醫生,他跟亞省的醫務執業工會搏鬥了九年,終於獲發牌照,當中的血汗不足為外人道也。

套用香港的例子,除了優才計劃的少數精英外,其他家庭團聚的中國新移民真的能貢獻香港的高知識型經濟嗎?總不能人人也做sales trader吧。沒有相關技能的,恐怕只能投身服務性行業,失去了向上流動力,更製造更多貧窮問題。

香港地方細小, 總有生產力飽和, 沒有空間發展的一天, 真的需要引入這麼多新移民嗎?  當外國也講求homegrown human capital, 保障本地人權益的時候, 輸入劣質新移民是不是找死?

文章裡面提到香港年輕人之間身份認同問題「港燦」 同到內地尋找發展機會. 如果你想香港有可持續發展的話, 為什麼要輸入新香港人? 香港人又真的適合到中國發展嗎? 常說香港年輕人具備國際視野, 但是現在普遍英文能力極低, 與國際接軌可能在日本AV上比較適合, 在世界舞台上貽笑大方.

「新港人愛心家庭選舉」又玩煽情. 坦白講, who gives a fuck, at least I don't.

點睇都好, 死局一個, 移民算了吧.